热词: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
手机版 欢迎使用8684!
  • 概要
  • 历史
  • 地理

      石泉县位于陕西南部,北依秦岭,南接巴山,汉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,地形轮廓呈“两山夹一川”之势。全县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,辖15个乡镇,219个行政村,总人口18.2万,县城人口5万,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。因城南石隙多泉而得名,颇具“清泉石上流”之韵。
  石泉资源富饶,其中生物、水力、矿产三大资源最为丰富,是陕西省蚕桑基地县。石泉县自然人文景观集南北风光之奇秀,汇秦楚文化之精粹,北有“小终南山” 之称的云雾山,尚存有大片原始森林,因其主峰天台山曾为“鬼谷子”隐居地,天台观遗迹已被子省政府列为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”,云雾山鬼谷岭被批准为“国家级森林公园”,南有西北最大的喀斯特溶洞--燕子洞,以及正在加快建设的喜河水电站,建成后形成14平方公里的湖面,与现已建成的石泉水电站将在县境内形成“一江两湖”的独特景观,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。
  石泉交通便利,阳安铁路横贯东西,210、316国道交汇于县城,安石二级公路全线通车连接西汉高速公路的石两二级公路已经竣工。宽带网络、移动电话、图文传真、无线寻呼、特快专递等邮政通信业务覆盖全境。
  县城南濒汉江,北靠北辰森林公园,四周佳山如翠屏环抱,古城建筑风貌完整,老街古朴宁静,新城繁华亮丽,县城日供水能力6000吨,基础设施日趋完善,城市面貌日新月异,2002年荣获省级“卫生县城”称号,目前,石泉县已被安康市委、市政府列为全市首个撤县建市的县。
  石泉,这一方宝土,是客商投资的理想场所。2010年,石泉县城将进一步东进西扩,城市骨架进一步拉大,规模面积将达15平方公里,县城人口达8万人。至2005年西汉高速公路建成后,我县将形成石泉至西安、石泉至汉中的“半日经济圈”。届时石泉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现,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,通过倾力实施“两区两带” 战略,石泉将建古成陕南经济强县,成为西安的“后花园”。
  石泉美丽而神秘,古老而年轻,是有识之士大显身手、建功立业的宝地。石泉县将以宽松优越的环境与您一道共谱美好明天。

       石泉有着悠久的历史。早在新石器时代,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、生息、繁衍,主要活动在汉江沿岸,被历史学家划为“仰韶文化”区域。夏属梁州,商周属庸国,春秋战国时期,先后属楚国、巴国和秦国,秦代属西城县,汉代和三国时期属安阳县,晋代后,几度易名为长乐县、永乐县,西魏废帝元年(公元552年),因县城石隙多泉,其水清冽,径流不息,改名石泉至今。1958年,石泉、汉阴、宁陕三县和并为石泉县,1962年三县分设至今。
 

       石泉县地处陕南中部(东经10°80′18″~108°28′42″、北纬32°45′57″~33°19′56″之间),北依秦岭,南接巴山,长江最大支流汉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,县境内全长58.5公里,流域面积1051.8平方公里,地形呈“两山夹一川”之势。全县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,东西直距42.75公里,南北直距63.05公里。
   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县境内地形复杂,山峦叠嶂,北高南低,海拔高低悬殊大。最高海拔北部的云雾山2008.9米,最低海拔南部的石泉咀332.8米。
 
   气候特征气候为北亚热带边缘湿润季风区。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热量充足,温和湿润,灾害性天气频繁。在时间分配上,季节差异大,配比不协调。春季升温快,不稳定,冷暖变化大,常有寒潮、霜冻、大风和浮尘天气。冬季受蒙古高压和极地变性大陆气团影响,天气较冷,降雨量少,多干旱;春季暖气团逐渐增强,气温渐高,晚春多阴雨;夏季受蒙古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,降水集中,局部洪涝,常有伏旱和夏旱发生;秋季冷暖气团交替发生,阴雨连绵,常伴随低温,10月份后,气温迅速降低,降水量减少。年均气温14.6 C,年均降水量888毫米,年均日照时数18小时,无霜期240天。